徐贲、陈继、杜琼、刘珏,继承元代文人画的画风有哪些?
继承开始后,应当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的,由第二顺序继承 #生活知识# #法律#
明初时期,朱元璋对苏州一带心存芥蒂。他因张士诚占据吴地、与自己分庭抗礼而愤恨不已。击败张士诚后,朱元璋采取了严厉措施,将苏州的富户迁往外地,并对当地征收重税。这使得苏州经济一度受到打击。同时,苏州的文人和画家也难逃迫害,元末明初著名画家如徐贲、陈汝言等人相继被杀,对苏州画坛造成了极大冲击。尽管如此,苏州的艺术生命并未就此中断,明初仍出现了几位承前启后的重要画家,如徐贲、陈继、杜琼和刘珏,他们在继承元代文人画传统的基础上,使苏州画风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徐贲
徐贲(1335—1380),字幼文,祖籍四川,后迁居苏州。他自幼才名远扬,诗文出众,与杨基、高启、张羽并称“吴中四杰”。明初,徐贲奉命出使晋冀,历任监察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政、河南左布政使。后因犒劳军队不周而被治罪入狱,于洪武十三年被处死。
徐贲不仅诗名显赫,绘画也极有造诣。据《明画录》记载,他“画法董源”,擅长山水画,风格清润秀雅,山林石景皆生动可爱。其代表作有《蜀山图》《溪山图》《庐山读书图》等,笔墨淡远、意境高洁,延续了董源、巨然的文人画传统。
二、陈继
陈继(1370—1434),字嗣初,吴县人,是画家陈汝言之子。其父因胡惟庸案被杀,陈继自幼随母返苏。家境贫寒,但藏书甚多,母亲勤俭守节、悉心教子。陈继少年时勤奋好学,师从王行、俞贞木,因古文功底深厚而名扬三吴。
虽家贫,陈继仍躬耕以养母,闲暇时读书弹琴,自号“耕乐”。后开馆授徒,因材施教,门生众多,声名远播。朝廷多次征召入仕,皆以母老为由辞谢。母亲去世后,他尽礼安葬,孝心感人。洪熙元年,杨士奇举荐他入翰林院任五经博士,后升翰林检讨,因病辞官归里,享年六十五岁。
陈继为人正直谨慎,学识渊博,文章讲求义理与法度。《姑苏志》称其“文笔严整,不苟率”。他不仅擅长诗文,也精于画竹,风格清秀端严。夏昶、张益等名家都曾师从他学习画艺。
三、杜琼
杜琼(1396—1474),字用嘉,号鹿冠老人,又称东原先生,吴县人。他生时父亡,由母亲顾氏独自抚养成人。杜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早年师从陈继,博览群书,兼通诗文书画。
他性情温厚,为人谦恭敦厚,被时人推为“郭茂长者”。其文风平实醇厚,诗风沉静古雅,尤以山水画著称。杜琼宗法董源、王蒙,画风清润秀逸,作品如《南村别墅图》《听泉图》《南湖草堂图》等,皆意境高远,笔法流畅。
杜琼一生淡泊名利,虽屡被举荐入仕,却宁愿隐居乡里。晚年他筑“瞻绿亭”于自家小园,种竹花草,以画自给,过着清贫而自在的生活。其绘画思想强调“胸中有丘壑,笔端出造化”,认为绘画应能启人志气、陶冶性情,对后世文人画影响深远。
四、刘珏
刘珏(1410—1472),字廷美,号完庵,长洲人。早年郡守况钟赏识其才,欲任为吏,刘珏却表示志在学问,不愿仕宦,遂被推荐为县学生。后来中乡试举人,授刑部主事,升山西按察佥事,政绩斐然。五十岁后辞官归隐,潜心诗书与艺术。
刘珏诗、书、画皆精,尤以律诗见长,因工于对仗被誉为“刘八句”。他的书法取法李邕,笔力遒劲,书风稳健;山水画则宗法王蒙与巨然,画境清幽灵动,笔致绵密柔美。他的作品《清白轩图》《烟雨微茫图》均为传世佳作,前者以诗画赠别友人,后者与沈周、徐有贞合作完成。刘珏与沈周交情深厚,对沈周画风的成熟起到重要作用。
结语
明初苏州画坛在战乱与压制中艰难重生。徐贲、陈继、杜琼、刘珏等画家继承了元代文人画的传统精神,又在笔墨意境上不断创新。他们以淡泊的心境、深厚的文化修养,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为明代中后期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苏州成为明代文人艺术的重要发源地。
网址:徐贲、陈继、杜琼、刘珏,继承元代文人画的画风有哪些? https://m.zlqsh.com/news/view/64587
相关内容
A106:刘继卣【0721】——当代画圣(2023年6月23日)全球艺术财富上榜画家:工笔花鸟画大师喻继高
笔润丹青,恬淡清秀——略语张继华的画作印像
国画名家钟承蒲到仁化采风
陈宝国杜江霍思燕刘德华杨紫琼
赵孟頫《临黄筌莲塘图》,元代书画巨匠,诗书画皆精,主张“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
董其昌与陈继儒的终极较量,明代书坛最精彩的一幕
万种风神, 尽摄毫端,近现代画家——傅抱石
海派艺术之中国画
陈晓和陈妍希的儿子曝光了,颜值惊人,完美继承了爸爸的帅气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