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为什么唐僧被抓,猪八戒就要散伙?猪八戒为何是“散伙专业户”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形象深受儿童喜爱。 #生活知识# #文学名著#
看《西游记》时,不少人觉得猪八戒 “没骨气”—— 每次唐僧被抓,他不先想怎么救人,反而第一个嚷嚷着 “散伙,回高老庄”。其实这不是猪八戒 “怂”,是他跟孙悟空、沙僧不一样:他有退路、有选择,就算不取经,也能过得逍遥自在,犯不着在取经路上拼命。三个细节就能把他的 “散伙心思” 说透。
猪八戒跟孙悟空、沙僧的 “被迫取经” 不一样,他是 “主动选了条加分路”,不是 “没路可走才取经”。
孙悟空是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观音菩萨说 “跟唐僧取经能赎罪”,他才答应的 —— 要是不取经,他还得继续被压着;沙僧是被贬流沙河,天天受飞剑穿胸之苦,观音说 “取经能免罪”,他才愿意去的 —— 不取经,他就得一辈子在流沙河里受苦。
可猪八戒呢?他下凡后在云栈洞 “占山为王,吃人度日”,日子过得逍遥得很,根本没到 “走投无路” 的地步。他之所以答应取经,只是因为观音菩萨说 “取经能得正果”—— 对他来说,取经是 “额外选项”,不是 “必选项”。就算不取经,他继续当山大王,等哪天天庭缺人了,以他 “天蓬元帅下凡” 的身份,说不定还能被招安回去,照样过好日子。既然有退路,遇到困难想散伙,不是很正常吗?
细节二:取经路上的日子太苦,远不如以前 “逍遥快活”猪八戒想散伙,还有个很实在的原因:取经路上的日子太差,跟他以前的生活比,简直是 “从天堂跌进地狱”。
没取经前,他在高老庄当 “上门女婿” 时,日子过得多滋润?高小姐 “穿锦戴金,四时有花果,八节有蔬菜”,猪八戒作为 “一家之主”,日子只会更好 —— 不用风吹日晒,不用跟妖怪拼命,天天有好吃的、好穿的。
可取经路上呢?天天赶路,翻山越岭,吃了上顿没下顿,还得时不时跟妖怪打架。有时候运气差,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只能啃野果、喝泉水。以前当山大王时,他想吃啥吃啥,想睡多久睡多久;现在跟着唐僧,不仅要干活,还得听孙悟空的使唤,动不动就被孙悟空骂 “呆子”。这种 “从享福到吃苦” 的落差,换谁都会想 “散伙算了,回以前的好日子”。
更关键的是,猪八戒不是 “没背景的普通妖怪”,他是太上老君的 “嫡系弟子”—— 这意味着就算他中途散伙,也有人能帮他兜底。
原著里说,猪八戒当年能成仙,是因为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能吃到老君的金丹,说明他跟老君的关系不一般,算是老君的 “自己人”。有这层背景在,他就算不取经,也不用担心 “没出路”:要么继续当山大王,等老君找机会把他调回天庭;要么直接去找老君,老君肯定不会不管他。
甚至有次取经遇到青牛精(老君的坐骑),猪八戒还故意去偷青牛精的衣服,帮青牛精 “占理”,让如来佛祖都没法轻易出手 —— 这其实是他在 “给老君递信号”,证明自己还是 “老君这边的人”。有这么硬的靠山,他当然不怕 “散伙”,反正就算走了,也有更好的路等着他。
总结:猪八戒想散伙,是 “聪明的选择”,不是 “胆小”说到底,猪八戒一遇困难就想散伙,不是 “没骨气”,是他看得明白:
取经对他来说是 “加分项”,不是 “必选项”,有退路就不用硬扛;取经路上的日子太苦,不如以前逍遥,没必要委屈自己;他有太上老君当靠山,就算散伙也有出路,不用怕没饭吃。所以每次唐僧被抓,他第一个喊散伙,不是 “怂”,是 “算得清利弊”—— 能享福谁愿意吃苦?有退路谁愿意拼命?只不过最后他还是没走,因为他知道 “正果” 比眼前的舒服更重要,但这不影响他 “遇到困难就想跑路” 的本性。
网址:《西游记》:为什么唐僧被抓,猪八戒就要散伙?猪八戒为何是“散伙专业户” https://m.zlqsh.com/news/view/64940
相关内容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原型是谁?供奉猪八戒的寺庙,位于云南香火不断八戒为沙弥,取经队伍初凑齐|《白西游记》第十一话
《西游记》谜团:八戒高翠兰三年相伴,为何未留子嗣?原著揭晓!
经典影视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来历有多逆天?怪不得玉帝不敢杀了他
怪不得猪八戒被封菩萨要顶撞如来,没封佛事小,你看他上级是谁
猪八戒只会36变,为啥要瞧不起孙悟空的72变?你看看老猪啥身份
最早的西游记,比86版还早60年,因太香艳被禁,八戒造型却是看点
明知猪八戒是妖怪,高太公为何还把女儿嫁给他?看孙悟空说过什么
原创封神中用钉钯的邬文化,是猪八戒前世?猪八戒倒有可能是他的前世
四位菩萨变成美女考验唐僧师徒,这可乐坏了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