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川交中提琴副首席夏儒:在《文明颂》的韵律里,奏响中提琴的独特叙事
在交响乐队中,长笛、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和谐演奏被称为'木管弦乐的三重奏',其音色和谐悦耳。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音乐趣闻轶事#
“能参与《文明颂》的演出,我非常荣幸。”四川交响乐团中提琴副首席夏儒(Andrew Carl Shaw)坐在四川交响音乐厅的休息区,提起刚刚结束的演出,眼中仍带着兴奋。这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的音乐人,不仅给自己取了充满东方意韵的中文名,更在《文明颂》的旋律里,找到了中提琴与东西方音乐碰撞的奇妙共鸣。
对夏儒而言,《文明颂》最打动他的,是音色与技巧的“丰富性”。“你听,旋律和鼓点的搭配多妙,尤其在第一乐章里,不同乐器的音色层层交织,特别有层次。”作为中提琴手,他难掩对声部编排的喜爱——以往常觉得中提琴旋律偏平淡,可在《文明颂》这部作品里,作曲家给予了中提琴“重要且精彩的部分”,让他演奏时充满成就感。
聊起《文明颂》乐曲中的技术细节,夏儒的话匣子更打开了。他反复提到“功法与音色的讲究”。“弦乐的音色,和弓与琴桥的距离、运弓的方式息息相关。《文明颂》里对这些‘拉奏技巧’的设计太出色了,中国作曲家似乎更愿意尝试不同的技法,演奏时能明显感受到那种创新的张力。”在夏儒看来,这些独特的技法设计,让音乐既有“技术感”,又充满了鲜活的“舞台生命力”。
这是夏儒第一次与哈尔滨交响乐团合作,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哈响的乐手们水平很高,两个乐团的配合特别默契。我喜欢和不同的音乐人交流,看他们怎么处理旋律、选择弓法,连指挥和首席对乐曲的理解,都能给我新的启发。”
谈及《文明颂》“全球文明交融共生”的主题,夏儒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交响乐就像国际关系,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音色和特点——小提琴清亮、大提琴醇厚、铜管激昂,单独演奏虽好,但合在一起才更丰富、更完美。”他认为,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不同文化在旋律中碰撞、交流,会让世界变得更绚丽。
来中国工作生活近两年,夏儒选择扎根中国,源于对古典音乐未来的判断:“我相信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中国,这里的观众既关注西方古典乐,也热爱东方音乐,对交响乐的历史和未来都充满热情,这种氛围对音乐人来说太珍贵了。”
尽管还未来过哈尔滨,但这座被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城”早已让夏儒心生向往,“我在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大学室友就是东北人,他总跟我说哈尔滨音乐学院很棒,食物好吃,音乐氛围也好。我知道哈尔滨是音乐之城,特别期待能去那里演出、听音乐会,感受北方的音乐文化。”在采访的最后,夏儒表示,“我期待在冰天雪地里,再与哈响的乐手们一起奏响属于文明交融的旋律。”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于秋莹 文/摄/视频
编辑:马云鹏
网址:专访|川交中提琴副首席夏儒:在《文明颂》的韵律里,奏响中提琴的独特叙事 https://m.zlqsh.com/news/view/65820
相关内容
专访|川交单簧管首席刘畅:《文明颂》奏响跨地域共鸣,文明在旋律中彼此滋养国际新闻:小提琴钢琴演奏惊艳夏洛特,华裔青年音乐人才崭露头角
宁峰小提琴独奏音乐会蓉城落幕 弓弦与琴键共筑古典幻境
琴弦与号管编织“六一”前夜奏响成长交响乐
琴弦上的诗篇——小提琴家黄佩英的艺术人生
河南大提琴家马明霞闪耀国际音乐节 中原乐韵传世界
四朵“牡丹”聚重庆!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李佳四川扬琴精品音乐会奏响大渡口
海归钢琴家五城巡演,奏响东西方文明互鉴乐章
中西和美之声在悉尼奏响
“一根琴弦演奏出的百种音韵、千种情感和无限可能”| 《独一无二》雷滢独弦琴音乐之旅(贰)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