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以多元举措推动锡剧传承发展
喜剧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娱乐业的多元化 #生活乐趣# #生活趣味盎然# #影视喜剧#
11月1日,《无锡市锡剧保护传承条例》正式施行,从培育锡剧名家与青年骨干、设立专项保护传承基金,到确定每年6月7日为“锡剧日”,一系列涵盖保障、人才、创新、传播的精准举措,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突破发展桎梏、实现长效传承筑牢了根基。

作为锡剧重要发源地之一,无锡惠山区始终对锡剧文化传承高度重视,以十足分量守护这份文化根脉。通过成立无锡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持续输出舞台精品。传承中心注重传统与现代融合,对经典剧目进行保护性复排同时,深耕现代题材创作,让锡剧文化在传承中迸发新活力。
自2018年成立以来,传承中心精品迭出、硕果盈枝。相继推出《好人俞亦斌》《追梦路上》《太湖春早》等原创大型现代锡剧,以及《打分》《百叶飘香》《又见福喜》等原创小锡剧,复排《珍珠塔》《玉蜻蜓》《陈阿尖》等10余部经典传统剧目,其中,《追梦路上》作为江苏省唯一参演作品亮相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颁奖典礼,并斩获优秀剧目奖。这些作品既在全国及省、市舞台上大放异彩,更通过惠民演出走进寻常百姓家。

“原创作品是立身之本,能为中心注入创新力,赢得荣誉与影响力。”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孙锡琴介绍,目前中心已与江苏省锡剧团、无锡市锡剧院联合创排剧目,未来还将联动常州锡剧院、武进区锡剧团,探索剧目共创、人才共培新模式,创作出更多锡剧精品,让青年成为锡剧传承的中坚力量。
锡剧的传承不仅在专业院团,更在基层沃土。惠山区各镇(街道)积极搭建阵地,其中玉祁街道自2013年恢复“玉祁戏码头”后,坚持“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接连举办锡剧沈派创始人沈佩华从艺八十周年专场演出、“梅韵流芳”锡剧梅派传人倪晓芳个人演唱会和锡剧名家·票友公益演唱会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演出活动,“玉祁戏码头”也因此成为全区锡剧艺术名家名角集聚的又一重要阵地。

2025年央视春晚,天上村前古戏台惊艳全国。为延续这份热度和关注,同时响应省委“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号召,今年9月底,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文体旅游局、区文联、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以及堰桥街道,在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扎实的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了“茉莉花开 锡路芬芳”——“村前有戏”百姓戏台,把高品质文化大餐直接送到群众身边。
戏台启用后,每周好戏不断,演出以锡剧为主,昆曲、黄梅戏、越剧等剧种轮番客串,舞蹈、独奏、独唱等非戏曲节目也穿插其中,让每个走进街区的人都能触摸到文化的温度。
国庆双节期间,“茉莉花开 锡路芬芳”文化直通车更是开进戏台,戏曲、歌舞、器乐等精品节目连演7日。演员们与观众热情互动,还现场发放手册供戏迷点单评单,这份贴心不仅留住了资深戏迷,更圈粉无数新生代,为传统戏曲破圈打开了新窗口。
“看着大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我们特别欣慰。场灯虽灭,戏却未散,只要有人爱,这里的戏就一直演下去。”惠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惠山区将按照省市“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的要求,充分发挥“村前有戏”百姓戏台“小戏台、大桥梁”的作用,邀请名家名角登台,并结合“条例”要求,加强与常州等锡剧流行区域的交流协作,推动锡剧保护传承,让戏韵新声常伴百姓身侧。

自2019年起,惠山区推进“锡剧进校园”工程,目前已有9所学校开设“桃娃小锡班”,每年超300名学生接受专业培训,一批锡剧好苗子就此崭露头角:前洲中心小学周圣尧获全国美育金星奖;天一第二实验小学的《沙家浜·奔袭》拿下“全国小梅花集体节目”奖;张棨玥斩获全国少儿“小梅花奖”;更有学员登上央视《一堂好戏》《宝贝 亮相吧》舞台。这项校园工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孩子们从小根植文化自信,更给锡剧这一国家级非遗注入“源头活水”。
振兴锡剧,是文化发展的“重头戏”,更是非遗传承的“必答题”。锚定“十五五”文化强国建设航向,惠山区将充分发挥好锡剧艺术传承中心、玉祁戏码头等阵地作用,聚焦地域文化与民生民情的“活态表达”,依托法治规范演出生态,通过打造锡剧IP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破圈传播,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网址:无锡惠山:以多元举措推动锡剧传承发展 https://m.zlqsh.com/news/view/68741
相关内容
确定再登总台元宵晚会,无锡带点啥?无锡民族乐团举行纪念刘天华诞辰130周年音乐会,发布新音乐季
无锡大剧院场地租赁:艺术与城市活力的交汇点
李云霄无锡寄畅园一曲寄《相思》,元宵佳节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申赋渔无锡开讲!
边佑锡晒金惠允应援咖啡车
2025央视元宵晚会有无锡分会场 刘宇宁周深等人加盟
“宝钗黛”的故事你来定……无锡上演特别“游园会”
以华词发其朴学:皮锡瑞的骈文与经学
王锡良与王采《盛世江山》瓷板画:瓷上山河,艺韵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