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红色影视剧去打卡”】从《中俄列车大劫案》的“俄式内景”到《青年宫的故事》的青春舞台
在俄罗斯红场,欣赏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宏伟建筑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旅行故事#
当红色影视剧的镜头定格城市风景,那些承载故事的取景地便成了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屹立于松花江边的青年宫,便是这样一处因光影而更具魅力的“打卡地”,64年的岁月沉淀中,它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更在多部影视剧中留下了独特印记。

哈尔滨青年宫的诞生本身就充满热血故事。1958年,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动员青年集资210余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于1961年5月4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从一开始,它就镌刻着“青春”与“奉献”的底色。
这份独特气质,让它成为影视剧组的“宠儿”。1995年,峨眉电影厂拍摄的《中俄列车大劫案》上映,不少观众便被荧幕上的青年宫建筑风格吸引,大回廊、圆形大厅化作“俄罗斯内景”,让观众在紧张剧情中,间接瞥见了这座建筑的庄严与华丽。更具情怀的是2005年的电视剧《青年宫的故事》,该剧由曾是青年宫艺术团学员的王劲松执导,聚焦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青年的成长,镜头里的青年宫,既是故事发生的舞台,也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建筑不仅是“影视背景板”,更是名副其实的“艺术摇篮”。自建设以来,青年宫常年开设青少年艺术培训班,著名导演杨亚洲,影视明星刘丹、王劲松、郭金、原华,央视主持人邹德江,歌手孙悦、陈红等,都曾是这里的学员——从这里走出的艺术人才,又以影视作品反哺了人们对青年宫的认知。
如今,64岁的哈尔滨青年宫依然矗立在松花江边。当观众循着《中俄列车大劫案》《青年宫的故事》等影视剧的足迹来此打卡,触碰的不仅是独特的建筑肌理,更是一段段与青春、艺术、历史相关的鲜活记忆。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光影内外的动人故事,等待着更多人前来聆听、探寻。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申志远 于秋莹
编辑:刘奕萱
网址:【跟着“红色影视剧去打卡”】从《中俄列车大劫案》的“俄式内景”到《青年宫的故事》的青春舞台 https://m.zlqsh.com/news/view/69148
相关内容
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主舞台成热门打卡点, “跟着春晚游重庆”火爆出圈朗读俄罗斯悲喜剧《自杀者》剧本,北京人艺青年演员“读”出幽默“笑果”
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演青春版《楚宫恨》
在外国舞台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风骨,北京人艺话剧《张居正》赴俄演出
中俄青少年手拉手合唱团交流演出系列活动在华举办
成都青羊:跟着演出去旅行 “演艺演出”编织文旅融合消费新范式
俄罗斯影星安娜·奇波夫斯卡娅凭实力摘国际影后桂冠
跟着电影去旅行!“宁波景”在香港影展圈粉
“人人故事” 青岛站于五四广场盛大启动,以影剧诉说百姓心声
以“青春+话题”为创新支点,《焕羽》兼具青春气质与现实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