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强盗的祖师爷,曾将孔子骂得不能还嘴,死因成千古谜团

发布时间:2025-11-07 16:42

家庭日常趣事:爷爷跟孙子玩猜谜语,结果孙子把谜底猜反了,爷爷哭笑不得。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家庭日常趣事#

他是强盗中的祖师爷,曾经让孔子哑口无言,至今他的死因依然成谜。 看过《武林外传》的人,应该都对吕秀才与死姬无命辩论的那一段记忆深刻。吕秀才是个爱好辩论的书生,他常常拿孔子做榜样,崇拜孔子为大圣人。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是口才了得、辩才无双的孔老夫子,竟然在与一位江洋大盗的辩论中,被骂得无话可说,甚至脸红耳赤,哑口无言。 《一千零一夜》中的四十大盗,能在沙漠中肆意横行。而在春秋时期的中国,也曾有一支强盗队伍,人数多达九千人,横扫各地,打劫无所不抢。遇到不顺眼的人,他们就动手,看到哪个姑娘貌美,也会抢走。这九千人大多数是被贵族压迫的奴隶,而他们的首领叫做盗跖。

盗跖的背景相当特殊。我们常听到坐怀不乱,柳下惠这句话,而盗跖和柳下惠竟然是亲兄弟。柳下惠温文尔雅,被视为圣人;而盗跖则是截然不同的存在,天生命运多舛,注定给家族带来灾难,因此他早早被家族放逐,任由他随性发展,过上了放荡不羁的生活。两兄弟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无论如何,他们都非常聪明。 盗跖能够带领九千名没有文化的强盗,管理这些不懂规矩的人,也足见他的能力。虽然他没接受过正式教育,但他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哪怕是做强盗也不例外。他把强盗分为不同的角色:能够精准判断哪家最值得抢的叫做圣;第一个闯入屋子的人叫做勇;最后一个带着兄弟撤退的叫做义;做出最合适决策的叫做智;能够公平分配战利品的叫做仁。这一套所谓的大盗五美被九千名强盗奉为信条,大家把盗跖视为神一样的存在,称他为白眉神。

盗跖的哥哥柳下惠与孔子是好朋友。当柳下惠看到弟弟成了大盗,心里自然很难过,便请孔子出面劝说盗跖,想要让他悔过自新。孔子也心生怜悯,认为能使盗跖回头是功德一件,便主动去与盗跖交涉。然而,孔子不料自己的一番劝解竟然没有效果,盗跖对孔子说的每一句话都能一一反驳。两人完全不在一个世界,谈判自然没有进展。孔子感到极为困惑,但盗跖倒是挺有耐心,并没有因为对话不欢而愤怒。最终,盗跖实在听不下去,开始怒斥孔子。盗跖指责孔子宣扬的仁义道德不过是为迎合君主所做的美化,实际上孔子不过是为了讨好君主谋取个人利益,而那些君主所做的事情与盗跖自己并无太大区别,只不过被孔子美化了罢了。盗跖的话直戳孔子的痛处,一时间,孔子无言以对,最后只能尴尬地离开。 而盗跖为何从一个贵族子弟变成一代大盗,也有着一段非常著名的故事。传说他在一次盗窃行动中,爱上了一户人家的小姐。可是这一切被小姐的父亲发现了。有一天,盗跖与小姐约好在城中的桥下见面,但小姐的父亲却故意将门锁死,不让女儿赴约。盗跖在桥下等待,直到水位上涨,他依然不愿离开,不想失约。最终,盗跖抱着桥下的石柱死于淹水中。关于盗跖的死因,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死因也成为了千古谜团。

盗跖,本是贵族出身,却最终选择成为强盗,带领九千名奴隶起义,最终以信义为名,死于非命。这个有自己独特思想的盗贼领袖,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

网址:他是强盗的祖师爷,曾将孔子骂得不能还嘴,死因成千古谜团 https://m.zlqsh.com/news/view/69295

相关内容

“老而不死是为贼”,孔子为何骂得这么难听?其实大多数人都错怪他了
孔子传奇人生:千古圣人的智慧之光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最后被剁成了肉酱?
山东孔林为何能乌鸦远避,蛇类不侵?
盘点西游记中的八大未解之谜,究竟该如何解释这些谜团呢?
孔祥熙临终前想着三岁的孙子心情复杂,他绝望地说:孔家要绝后了
儒家的生死观:生前何必大睡,死后自会长眠,努力是人生的宿命
此女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气愤说出一句名言,她被骂两千多年
子路作为孔子最宠爱的学生,为何会被剁成肉酱?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却成老师惯用语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