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画派“四大花旦”之一江寒汀的朋友圈
邀请邻居或朋友一起看,扩大社交圈子。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电影之夜#
江寒汀(1904-1963)是近代海上画派花鸟画“四大花旦”之一,也是上海中国画院成立伊始的首批画师。《江寒汀花鸟画集》近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对江寒汀的生平、交游及艺术创作进行系统梳理。
本文作者通过查阅资料,旁搜博采,首次清晰呈现江寒汀复杂的人物关系图谱,厘清他的师友交游,使艺术家的创作面貌更加立体,亦可管窥20世纪中期上海书画艺术界的生态。

江寒汀主要人物关系图
江寒汀是近代海上画派花鸟画“四大花旦”之一,也是上海中国画院成立伊始的首批画师。通过查阅资料,厘清他的师友交游,可以管窥20世纪中期上海书画艺术界的生态。
首先自然是江寒汀的家庭成员,其父江锡州,母亲艾氏。另有弟、妹各一,弟名石昌,妹不知何名,嫁著名评弹艺术家黄异庵,名沅,字冠群,早年曾名黄易安,祖籍安徽黄山,1913年出生于太仓,父亲黄理彬。得江锡州赏识,将其介绍给刘介玉(天台山农)学习书法。因喜爱评弹,得朱兰庵、王耕香、谢鸿飞指点,逐渐形成自己特色和风格。亦曾随邓散木学习篆刻。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有专文讲述。还有一位堂弟江石邻(1920—2014),农工党员。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在上海玻璃搪瓷公司、上海中华搪瓷厂、济南市搪瓷厂从事美术设计和工艺美术广告设计工作,亦善绘事。大女儿江圣华,承家学,后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丈夫是著名导演李卓云,亦能书善画,尤精于竹刻。

江府合家欢(后排中间者为江寒汀)
1919年江寒汀的父亲让他拜常熟花鸟画名家陶松溪为师,师兄弟有窦子玉、沈肖琴,后来李詠森亦拜陶松溪为师。李詠森可谓是江寒汀一生的挚友,两人是邻居,又一起读了初小和高小,长大后都在上海谋生,往来频繁,李詠森的妻子邵靓云,后来还拜江寒汀为师。1946年苏州美专复校,李詠森任苏州美专上海分校副校长,并添设国画专修科,聘请江寒汀教授国画花鸟。这是江寒汀早年学画时期的艺术小圈子。

青年江寒汀和师兄沈肖琴合影
江寒汀在艺术界的朋友圈扩大开来,其实是在1924年随父亲到上海后,他拜在李醉石的门下,与徐邦达、蔡铣(震渊)同门。李醉石当时在上海书画界颇有影响,与张石园并称“二石”,以擅长“四王”山水风格得名。尽管江寒汀此时的性格偏木讷,鸳鸯蝴蝶派的重要推手黄太玄第一次在李醉石家中碰到他,几乎没有说话,包括后来徐晚蘋也曾在报纸上说他“但讷讷寡言,不善辞令,交涉之人,往往误会,觉难接近,其实朋友轧熟了,他却随随便便,并不虚伪做作……”
不过李醉石却非常激赏江寒汀,对其颇多提携,不仅指点他学王石谷、奚冈一路山水,还根据江寒汀擅长花鸟的特性,嘱咐其在深谙古人技法尤其是华新罗之后多加写生,所以使得江寒汀才有了“今代华新罗”的美名。另外,李醉石的好友张石园特别和江寒汀投缘,不仅交往频繁,更是在江寒汀父亲去世后,生活困顿的时候施以援手,劝江寒汀学虚谷的画风以解柴米之忧,通过张石园的关系,江寒汀得以在庞莱臣、钱镜塘等收藏家那里观赏、临摹诸多虚谷的作品,而且很快就几可乱真,为时人所追捧,争相购买收藏,还得了“江虚谷”之名。
随着江寒汀画艺的日渐成熟,大家对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影响力也逐渐从上海扩展到周边。1936年的3月中他从常熟至苏州,本想看望同门蔡震渊便回上海,恰巧蔡震渊和吴宜孙准备以红豆画会的名义去无锡举办展览,遂邀请江寒汀一同参展,因为江寒汀没有准备,于是就在蔡震渊的画室里创作了十几件作品。而且在苏州的时候,江寒汀交往的人员颇值得玩味,除了与蔡震渊、柳君然、谭维德、吴宜孙、吴子深等艺术界人士,还有与古斋主人华仲琦,明显是类似于现在的画廊,可以代为销售自己的作品;还有作为宣传媒体的《苏州明报》创始人张叔良;还有徐觉伯,是当时的珠宝商,应当就是作品的买家。这样的话,画家、代理商、宣传媒体、客户都有了,可见当时的艺术品的流通、经营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圈。
此处顺便讲到,江寒汀在苏州碰到的谭维德是竹刻名家,不知道日后江寒汀对竹刻颇多研究是否有此缘由,像盛丙云、支慈庵、孙更贯等竹刻名家都和江寒汀有所交往,虽然现有文字资料没有显示他与金西厓有直接往来的记载,但是存世有不少江寒汀起稿,金西厓刻的扇骨,推断两人或许有过往来。而且江寒汀的女婿李卓云也善于竹刻,正是出于江寒汀的指点,先教李卓云“取进口洋伞钢骨一段,自己淬火打磨,制成一把尖刀,一把圆刀,一把弯槽刀,还有单锋短刃他画上花鸟虫鱼……运用刀法也都详细指点。另外他还要求我用钉被的大针,断去针头,制成一把特小的刻刀,专刻工细的”。

江寒汀起稿的竹刻作品
1941年,江寒汀收张中原做学生,张中原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巨贾“张万利木器行”的少东家,其热衷于京剧和书画艺术,师从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后来娶周信芳女周采蘋为妻。所以江寒汀的朋友圈中也有了戏剧界的人士,像周信芳后来也拜江寒汀为师学画花鸟;而且从1947年的《美术年鉴》“荻舫画社同门录”中还有一位张翼鹏,其父就是赫赫有名的京剧名家盖叫天。

1945年应朋友所请为周信芳五十二岁生日作《桃芝眉寿图》
到了1943年,张中原开设大观盆景公司(大观艺圃),位于海格路(今华山路)海园三号善钟路(今常熟路)口,由江寒汀、陶汉颖主持,还请了赵叔孺、高野侯、丁辅之、胡佐卿、郎静山、吴野洲、王福庵、姚虞琴、张石园、葛书征、胡伯翔、任慈祥作鉴定;1944年则成立了大观园股份有限公司(静安寺路354号,今南京西路、黄陂南路口),12月24日正式举办开业典礼,张中原任总经理,江寒汀、钱化佛任书画部主任。开业当天,还请了丁辅之、符铁年、王福庵、姚虞琴、高野侯、黄蔼农、商笙伯、赵叔孺、黄太玄、王丹凤、童芷苓、胡枫、欧阳莎、李玉茹、李蓉芳等诸多书画家和演艺界等社会名流前来揭幕剪彩。大观园开业不久,即在里面开设“大观雅集”,专门作为书画展览、文人雅聚之所。江寒汀在那段时间里可谓交游广泛,沪上诸多书画名家均和他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1944年12月23日《申报》刊登大观园开幕典礼的广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寒汀先是被吸收加入华东美术家协会(后改组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今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后来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确定其为第一批画师,还通过吴湖帆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并出席上海市第二届政协委员。许多原来书画界的朋友成了画院里的同事,相互之间的关系自然更为紧密。尤其是1958年底,上海中国画院筹备编绘一套花鸟画的基本技法的教材,到了1959年的11月,《花鸟画谱》的创作正式启动,江寒汀和画院花鸟组画师唐云、陈佩秋、陆抑非、陈秋草、孙雪泥、王个簃、张大壮、吴青霞、张守成等人开始共同编绘《花鸟画谱》,到1961年初完成,共计122幅,5月结集出版。
当然,由于江寒汀为人谦和,且富热忱,所以和画院其他画师关系都不错,比如吴湖帆,早在40年代就交往颇多,江寒汀的多幅《百鸟百卉图》卷和册页,都有吴湖帆的引首和题跋,还特地撰联以赞扬江寒汀收徒之多。

吴湖帆赠江寒汀七言联
再如和唐云,江寒汀喜饮酒,有一方“一月二十九日醉”的朱文方印,唐云亦善饮,可谓同道,经常一起作伴饮酒;况且两人都是学画华新罗一脉花鸟,自是惺惺相惜,交流艺事,常一起合作,相得益彰,甚至有打算开合作画展,江寒汀画禽鸟,唐云补景,可惜江寒汀谢世过早,未能如愿。

1956年唐云江寒汀合作《柳塘聚禽图》

1958年唐云、张大壮、陆抑非、江寒汀“四花旦”合作《秋柳金鱼图》
其他还有不少篆刻家,虽然未见文字记载明确交往,但是现存江寒汀的用印,可以明确显示他们之间的往来交游,如陈巨来、叶璐渊、来楚生、白蕉、王个簃、方介堪、邓散木等等。

江寒汀部分用印
当然,江寒汀先生的朋友圈远不止上文所述,例如和徐晚蘋、周鍊霞夫妇就关系很好,江寒汀第一次创作《百鸟图》长卷之后,徐晚蘋在当时的《东方报》 上连续6天刊登连载文章《百鸟巨制!江寒汀》;再如曾同张石园联袂拜访朱屺瞻的乐天画斋;还有和同住五原路上邻居张乐平也很亲近,经常一起对酌小饮……
网址:海上画派“四大花旦”之一江寒汀的朋友圈 https://m.zlqsh.com/news/view/69532
相关内容
这位花鸟名旦用毕生践履“何谓海派”海派艺术之中国画
京剧里的四大花旦
梅兰芳的书画“朋友圈”
论“海上画派”对“扬州八怪”的继承及其对现代水墨花鸟画的启示
“漓江画派”开山之作《漓江百里图》惊艳亮相
赏画 | 张大千《寒梅怪石》
画是无声诗 这个展带你领略海派画家齐铁偕笔下“水做的江南”
越剧吕派“新生代”花旦前三位,除了李云霄,还有她俩
一场戏曲与中国画的融合盛宴,葛寒冰工笔画展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