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和鸣,时代交响 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圆满落幕
美国66号公路,一段怀旧且充满故事的公路旅行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自驾游路线#
近日,随着普莱特涅夫与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音乐会的最后一个音符在演奏大厅中落下,为期42天的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画上了圆满句号。本届音乐季汇聚了18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近30个国家的十余个艺术团体与近千名艺术家,呈现出21台29场高水平演出,16场主题缤纷的公益公教活动。用旋律编织文化纽带,以艺术书写丝路新篇,本届音乐季更以一系列创新实践,为国际文化交流与城市文化生态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深圳注脚,为超百万名线上线下的深圳市民及全球观众奉献了一场跨越山海的艺术盛宴。

首演首发,彰显“创新之城”的艺术引领力
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延续往届精彩,以更加多元的形式展现丝路文明。演出囊括交响乐、歌剧、室内乐、舞剧、音乐剧、戏曲等多种形式,并推出大师班、高峰对谈、主创分享会等多场公益公教活动。古典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对话,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首演首发”无疑是本届音乐季最亮眼的标签。超过60%的节目为全球或中国首演,充分体现了深圳作为“创新之城”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前瞻视野与强大魄力。
来自希腊国家歌剧院的经典歌剧《茶花女》首次访华演出,以近150人的超大阵容,在深圳舞台高水准还原了威尔第的不朽杰作,其艺术水平与制作规模在粤港澳大湾区引起轰动。本届音乐季不拘泥于古典,亦上演一批兼具古典与流行、传统与新锐的优秀作品。中文原创音乐剧《海上钢琴师》、法语原版音乐剧《莫里哀》集结了青年音乐剧演员刘令飞、徐均朔,法语音乐剧演员亚尼斯·理查德等一批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青年艺术家,两部音乐剧的首次来深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观演热潮。
与此同时,音乐季亦成为原创力量蓬勃生长的沃土。《鲲鹏万里》《梦工场》等融合中西元素、以现代语汇诠释文化内涵的原创新作在此实现世界首演,展现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立足传统、面向未来的创作活力。这些首演节目不仅展现了深圳在推动文化原创力、引进国际精品方面的前瞻性与包容性,也为深圳“演艺之都”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能。通过首演首发,深圳与国际音乐舞台紧密相连,成为国际音乐创新的前沿阵地,吸引了全球音乐界的目光。
名家名团云集,共谱丝路艺术华章
本届音乐季的国际阵容堪称星光熠熠,打造了一场丝路沿线乃至全球的艺术盛会。
登顶世界各大顶尖歌剧院的男高音歌唱家塞米尔·皮尔古,格莱美奖获得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托马斯·汉普森,俄罗斯“钢琴巨匠”米哈伊尔·普莱特涅夫,黎巴嫩打击乐演奏家罗尼·巴拉克,波兰大提琴家杨·柴亚等国际顶尖艺术家相继登台,展示了深圳首秀风采。

打击乐演奏家罗尼·巴拉克对于自己这次在深圳的演出倍感荣幸:“每个国家都可以展示他们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我很荣幸也很高兴能参加在中国深圳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泰国爱乐乐团、新加坡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拉赫玛尼诺夫国际交响乐团、乌兹别克斯坦巴克霍尔歌舞团等来自不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顶尖艺术团体,带来了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演出。这些演出恰逢中泰、中新建交周年等重要节点,音乐成为了礼赞友谊、沟通民心的最美语言,充分彰显了深圳的国际文化影响力与亲和力。在欣赏完巴克霍尔歌舞团专场演出后,有观众激动表示:“能够把如此原汁原味、高水准的乌兹别克斯坦歌舞艺术邀请到深圳来,深圳市民都太幸福了!”
公益惠民深度融合,艺术滋养城市肌理
让艺术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市民群体,是音乐季一以贯之的初心。本届音乐季的所有演出均实行惠民票价,近千张百元以下的普惠票,切实降低了市民走进高雅艺术殿堂的门槛。此外,一系列公益大师班、艺术讲座、见面会让国际级艺术家与普通市民、青年学子面对面,实现了艺术普及的“零距离”。
音乐季的惠民举措超越了传统的观演范畴,通过“文旅融合”拓展了艺术体验的新场景。备受瞩目的“艺术家游深圳”活动,邀请来访的国际艺术家们深入城市街巷,从当代艺术地标到历史人文古迹,让他们在演出之余,亲身感受深圳的多元魅力,并将这份鲜活的体验融入艺术创作与海外传播中,成为深圳文化的“明星推荐官”。希腊驻广州总领事馆、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分别对音乐季发来感谢信,赞扬音乐季在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跨界联动与创新传播,打破艺术边界
本届音乐季在传播与活动形式上大胆突破,通过“音乐+科技”“音乐+文旅”“音乐+交通”的跨界联动,进行了一系列“破圈”尝试,打造多元化的艺术场景,让音乐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深圳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阿尔巴尼亚男高音歌唱家塞米尔·皮尔古、泰国爱乐乐团的双胞胎乐手等十余位艺术家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与音乐季海外官方平台账号进行共创互动,对音乐季的组织工作、活动内容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本届音乐季精选了9场演出进行直播,这一举措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无法到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也能够通过网络实时欣赏到高水平的音乐表演。音乐季艺术总监、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首次开通抖音账号并推出品牌直播栏目“深圳叶话”,通过抖音这一大众化的平台邀请艺术家、文艺名人深度对谈,打造音乐季专属传播IP,让古典音乐以更亲切的姿态走进寻常百姓家。此外,“深圳航空”主题航班的启航,将音乐季的形象与旋律带上万米高空,让超5万名旅客在旅途中便能提前感受音乐季的氛围,成为一座“流动的空中音乐客厅”。

42天的音乐盛宴虽已落幕,但丝路文明的交流互鉴仍在继续。本届音乐季艺术总监、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谈道:“音乐是有力量的,我们把这么多国家的文化艺术精品引到中国来让大家看见,对于激发大家的想象力、创造力,丰富这个城市的文化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未来,深圳将继续以“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为平台,推动更多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落地。
(受访单位供图)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焦子宇)
网址:丝路和鸣,时代交响 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圆满落幕 https://m.zlqsh.com/news/view/70522
相关内容
2025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正式启幕张艺执棒上海爱乐亮相深圳“一带一路”音乐季,交响曲《上海》首演
苏州交响乐团2025-2026乐季启幕 40场演出绘就跨时空音乐图景
外国音乐家眼里的中国 | 梦回丝绸之路
10个月85场!上海交响乐团发布2025—26音乐季“共生”
“多彩交响·就要爱”奏响贵州首个民族乐团音乐季
银幕搭起“文化高铁”!“一带一路”电影周启幕 绘就文化交融新图景
“中国概念”持续拓展、韵味丰厚,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圆满落幕
中国音乐学院2025“中国音·中国乐·中国年”新春文化品牌活动圆满落幕
中国交响乐团新乐季发布:致敬北欧经典,也有时代新声

